联系电话:
EN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2025年中国配网节能行业市场规模、企业经营情况及发展的新趋势前景

  线损率是电力企业在供电过程中耗用和损失的电量占供电量的比率,是衡量电力系统经济性的标准之一。2018年前,我国线损率降低处于瓶颈期。自2018年以来,随着电力生产技术逐步的提升,配网节能建设逐步开展,全国电网综合线损率从始至终保持下降趋势,根据《2022年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1年线亿千瓦时,线pct。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线损率仍有较大下降空间。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球其他几个国家,韩国、日本、德国等在2012年的线%,我国电力企业在管理效率和技术能力方面仍有较大改善空间,线损率的降低将进一步帮助其节约电力资源,控制生产成本。

  注:美国为2014年数据,中国为2021年数据,其他几个国家为2012年数据

  随着国内电力系统线损率持续下降,配网节能市场空间广阔。根据国网公布数据,2021年国网售电量为5.17万亿千瓦时,2022年国网规划售电量增速为6.0%,结合全国、国网线损率以及发达国家线损率情况,预计国网线年国网配网节能市场空间有望达244.46亿元,2030年有望翻倍增长。

  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配网节能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变化分析,配电网改造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点「图」》,如需获取全文内容,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

  配网节约能源改造主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在效益分享期内,项目收入为年效益分享额,成本来自资产折旧和项目运维,盈利水平稳定,可预见性强。企业与用能单位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以项目产生的节能量折合的市场价值确定合同金额(即节能效益)。

  节能服务商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本性资金,提供设计、融资、实施改造、运行管理等节能服务,在项目完工后每年以按比例分享节能效益等方式收回设备投资款、安装调试费、技术服务费以及合理利润,在合同结束后将资产所有权无偿移交给用能单位。用能单位在前期无需资本开支,项目建成后与节能服务公司共同分享节能效益,该模式有助于其降低风险和用能成本。以浙涪陵电力浙江建德项目为例,企业主要安装变压器与配电箱等设备,2021年-2024年项目年收入/成本分别为72.73/37.73万元,毛利率维持在48.12%。

  涪陵电力成立于1999年,主要向重庆涪陵地区工商业企业销售电力;2004年在上交所上市;2011年公司控制股权的人川东电力的股权被无偿划转至国网重庆电力公司,公司正式并入国家电网;2016年公司收购国网节能(现国网综能)配网节能业务,经营事物的规模拓展至配网节能领域。目前公司形成了以电网运营和配网节能为主的业务结构,受益于电价市场化加速,配网节能业务有望蓬勃发展。

  从公司经营情况去看,配网节能服务是涪陵电力增长的主要动力。据公司数据披露,2021年涪陵电力配网节能业务营收17.36亿元,同比增长24.80%,占公司整体营收55.19%。

  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推动电网投资进入上行周期,其中分布式光伏大规模接入带来配电线路过载、电压质量等问题,亟需加快配电网改造。依照国家能源局统计,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达87.4GW,其中分布式装机占比达58.5%,预计工商业分布式和户用光伏建设将继续支撑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接入,使得配电系统由原来的放射状无源网络变为有源网络,电网的物理特性将发生很大变化,可能会引起反送电时配电设备和线路过载问题、电压质量上的问题和谐波问题等。为适应分布式新能源高比例接入,亟需对配电网开展系统性改造升级。

  根据《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年)》,国网配电网建设投资超1.2万亿元,占比超过60%,根据《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南网配电网建设规划投资3200亿元,占比约48%。配电网改造体量较大,预计将逐步推进。

  2022年,国网综能明确电网节能、电力需求侧管理、新型储能建设运营、公共机构能源托管、多能互补协同供应为五大核心业务,并强调深化协同服务与发挥集团横向、纵向协同优势,全方面推进综合能源服务发展。配网节能业务属于国网综能核心业务之一,有望与储能、电力需求侧管理等业务协同发展:例如台区储能可有效解决配变容量不够问题,缓解用电高峰缺电问题,延缓配网改造时间,未来或成为配网节约能源改造的新发展模式,同时台区储能也可成为国网储能、电力需求侧管理等业务的重要落脚点。

  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配网节能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配网节能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配网节能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精心研究编制《2024-2030年中国配网节能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投资决策、战略规划、产业研究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