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市中心广场出发,向北驱车30多公里,有一片宁静而神秘的办公区域。神舟飞船、嫦娥卫星、北斗导航,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航天器都在这里研发、制造。这里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穿过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办公楼长长的走廊,距离会议室、电梯最远的一角,就是“苗建印创新团队”的办公室。不大的房间被十几个工位和奖状、合影、绿色植物塞得满满当当。狭窄的过道上立着几排书架,除了物理专业书籍外,还摆放着材料学、信息学、仿生学、加工技术等专业著作。这些似乎与温度并不搭界,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团队在遭遇科研瓶颈时,找到解决难题的灵感。
在热学这个古老的学科里,苗建印创新团队用理想做支点,撬起了航天热控领域的一项项创新成果,成就了业界的一个传奇。
“为生存而工作,永远只是‘打工仔’;将毕生所学融入国家发展,那才是生命的线岁的苗建印,总是一副自信从容的风度。同事们夸他口才好,句句经典。可他却红着脸回道:“其实,创新需要一颗安静的心。”
苗建印曾经当过教师,考研究生的时候选择了热控专业,1999年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从此一头扎进了航天热控技术的研发里,坚守创新一线年。
嫦娥五号要在月面采样,怎么来控制采样“钻头”在工作时探测器系统产生的高温?时间紧、任务重,指挥部的领导心急如焚,亲自到苗建印创新团队督战。
谁承想,苗建印居然提了一个“出格”的要求。“请给我一段自我运行的创新时间,不要用型号管理的方法约束我们。时间一到,我们保证交活儿,否则我‘提头来见’!”
打破型号管理的惯例,意味着团队既没有月计划催促,也没有周报、质量分析报告等要求,进度情况“完全不可控”。
不过,这并不代表“放羊”。苗建印以小时为单位制定攻关计划,团队开始了“急行军”。终于,开发任务在规定时间完成,解决了嫦娥五号短时大功率载荷的热控难题,同时为我国航天器排热方法的变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同事们看来,苗建印的性格“很复杂”:生活里温和谦逊,对创新苛刻严格,带徒弟倾囊相授;闲暇时他是篮球健将,工作中他又成了“拼命三郎”。
身为首席研究员,苗建印的“办公室”却只是一个狭小的普通工位,只为了方便随时与同事讨论脑子里冒出来的新点子。他曾两次主动让贤,将年轻同事推到行政岗位上锻炼成长:“我给你们让路,你们都能干了,我就不用干了。”
随着一个个世界首创、国内第一的“作品”出炉,作为总体部热控产品研制灵魂人物的“苗首席”也声名显赫。曾有公司伸出了百万年薪的“橄榄枝”,他却一口回绝:“在中国航天,我能做更有价值的事。”
不在意一时之得失,默默坚持,耐心守候。这不仅是苗建印的行事风格,也是创新团队共同的“style”。
苗建印创新团队的一位成员曾在搬家时请组内的同事帮忙,只见他们拆装、摆放家具时,全过程精细标识,设专人负责检验、确认,忙得不亦乐乎。搬家公司的人瞠目结舌:“你们应该开个搬家公司!太专业细致了!”
与国内外同行相比,苗建印创新团队的工作模式很特别:不是仅提出理论和方法就达成目标了,而是集宇航热控产品研制、设计、生产为一体,实现科学-技术-产品的快速转化。
为此,苗建印创建了高效的内部技术转化体系。他要求所有成员都做到“顶天立地”:既有“奇思妙想”的冲动,也要有实现设想的动手能力。
2006年,苗建印任创新团队组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所有图纸做电子化,并打造了清一色、全流程国产化的生产线。团队摒弃了购买国外生产线的思路,凭借自身实力建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全流程国产化的宇航级热管产品生产线,形成了完整的产品体系以及4条生产线类试验设备,覆盖了我国所有航天器的需求。
吃苦耐劳,这个与80后似乎并不搭界的形容词,却是苗建印团队年轻人们共同的品质。
攻关的过程是坎坷艰辛的。为了早日拿出成熟产品,他们习惯了马不停蹄的昼夜作战。大家一起头脑风暴、一起吃盒饭,一起加班到半夜三更。白天忙工作,晚上就坐在班车上睡觉。
面对极特殊的材料需求,他们跑到相关研究院所,专门开小灶单独冶炼;为解决空间失重条件下的气液分离和流体管理难题,他们有近2周时间与外界“失联”;面对苛刻的验证条件,他们用酒精代替二氧化碳试验,几年下来,酒精用了几十箱,手被泡掉了一层又一层的皮,最终获得了与实际运行完全吻合的试验数据。
从完善的设计、工艺体系,到完备的检验项目、检测验证的方法……这个团队做事永远一板一眼,“很规矩”。
不过,可别认为他们是刻板的“老学究”。这个25人的团队,有自己的“热火乐队”,有远近闻名的篮球队,还有诗人和“金牌歌手”。
“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奉献航天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卫星冷了热了……”感觉疲惫的时候,成员们会轻轻哼唱航天版《时间都去哪了》。在他们心中,青春已拥有了奋斗的支点。
“当年读研究生的时候,宿舍同学都在考托福、GRE,只有我没考,有人说我没出息,但我还是想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留给自己的祖国。”几乎每一个苗建印创新团队里的年轻人,都遭遇过这样的人生选择。
第五任班组长张红星是当年学校的高材生。毕业那年,许多同学选择出国或进入外企,他这个博士毕业生却踏入了中国航天的大门。当同学们拿着数十万元年薪、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时,张红星却每天钻在实验室里,与同事夜以继日研究着如何让中国拥有更稳定、更高效的热控技术。
10年过去了,三十出头的张红星已跻身世界领先热控技术的研发行列,参与NASA等20多个国际一流宇航技术探讨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活动。而许多选择高薪的同学却仍停留在边缘学科,没机会参与公司的核心研发。
“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伴随着国家航天事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年轻一代会有更多机会在学术舞台上施展才华。”在张红星心中,没有比这更有价值的事了。
成立半个世纪以来,这个团队孕育了一大批航天热控专业核心人才:有在预研“幕后”岗位上干了一辈子的“老班长”侯增祺;有始终坚守研发一线的清华高材生李亭寒,退休返聘后仍亲力亲为做热管充装等基础性工作;有老热控人文耀普,固执地让出室主任职位、让出研究员职称,一门心思潜心课题研究……
“在创新上,他们能坐冷板凳,敢啃硬骨头,就像钻石中最坚硬的‘火钻’,至坚至纯,璀璨夺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党委副书记王中阳由衷地赞叹。
而在中国航天,醉心创新、淡泊名利的“痴人”不计其数。他们从年轻干到白头,用尽一生的青春和聪明才智,坚守着一份高远的理想:矢志不渝,航天强国。
“一个人的价值并不体现在金钱或名利上,而是运用自己毕生所学为国家的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做些事。”苗建印执拗地相信,这才是对人生的最大奖励。
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中国的新房市场一定要强调交割!交割不保证市场起不来
发布会上一度哽咽,她太想要这块金牌了!唐钱婷:巴黎奥运会意味着一种成长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苹果宣布在日本开通卫星紧急求救功能:覆盖 iPhone 14/15 全系
华为 nova Flip 折叠屏手机开启预订:四种配色、最高 12GB+512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