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EN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西华大学承办2024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学术会议

  11月22日至24日,2024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学术会议暨内流流体力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交流会在成都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空军工程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东方电机集团有限公司等全国1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8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蓉城,交流思想、探讨学术、分享最新科研成果。

  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西华大学承办,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空地融合载具及管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航空动力系统与等离子体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协办。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科学一处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热机气动热力学分会主任李应红教授,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太行国家实验室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发院院长陶智教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科学一处关永刚处长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本次大会。

  11月23日上午,大会开幕式举行。西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秋实致大会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向出席会议的各位来宾、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表示,本次会议是热机气动热力学、流体机械领域的思想盛宴和学术盛会,同期举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交流会,将逐步提升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和人才教育培训水平。作为承办单位,西华大学将竭尽所能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未来继续在动力工程、热能工程、新能源等领域集聚学科优势,力争为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打造世界级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荣誉理事长徐建中院士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本次会议规模宏大、水平卓越,堪称一场学术界的盛会。他鼓励与会代表积极交流思想、分享见解,并期望每位代表都能听有所获、思有所悟。他表示,希望新一代科学技术人才能够响应国家重大需求,聚焦科技尖端领域,勇攀科研高峰;希望年轻科研人员能以饱满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积极投身于科研工作,迅速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把握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机遇,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太行国家实验室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发院院长陶智院士强调,航空发动机领域充满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的潜在能力与挑战,众多基础性问题与技术难关亟待解决和攻克,尤其是在航空发动机高效冷却技术领域,材料在加工和服役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与系统宏观性能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仍有待深入研究。希望我们大家勠力同心、集思广益、开拓创新,共同绘就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新画卷,推动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研究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流体机械分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席光教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晓峰教授在致辞中祝贺本次会议顺利召开,并号召领域内科研工作者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科学一处关永刚处长作2024年度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基金资助与工作情况报告,介绍了学科项目申请资助情况和科学基金改革与学科工作,鼓励各界才俊积极申报各类基金项目。

  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第十七届“吴仲华奖励基金”颁奖仪式,对获得2024年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的青年才俊予以嘉奖。

  开幕式后进入特邀报告环节。5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研究方向,锚定行业领域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问题,站位高、视野宽、眼光远,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学术盛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型号专职总师、太行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黄维娜研究员以“先进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发展”为题,分享了先进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她表示,未来要在飞/发一体化综合设计、高性能部件系统耦合设计、低成本设计技术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数发融合方式打造航空发动机新质生产力。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晓峰教授以“叶轮机旋转不稳定性产生的真实物理机制及理论发展”为题,分享了叶轮机、航空发动机常见的各种稳定性问题及最新进展、叶轮机旋转不稳定性机制的探索和研究。流体传输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浙江理工大学朱祖超教授以“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研究进展”为题,分享了商业火箭发展现状、液氧甲烷发动机涡轮泵研究进展等内容。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梁权伟总工程师以“抽水蓄能水泵水轮机流致振动有关问题探讨”为题,分享了水泵水轮机动力特性、结构响应,以及工程应用实践及优化等内容。西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秋实教授以“发展低空农业机械和物流运输中的航空动力问题与思考”为题,分享了学校在低空经济新场景新需求、航空动力新问题新挑战、低空农业与物流应用探索等方面的思考与探索。

  本次会议共设置分会场34个,收到投稿论文460篇。参会人员围绕“气动热力与整机性能”“涡轮冷却”“涡轮流动与设计”“压气机流动稳定性”“压气机流动与设计”“压缩机与风机”“风能与风力机”“水力机械”“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其它交叉领域”等10个专题方向开展分组报告,汇聚了当前国内专家学者针对学科共性核心问题的最新成果。会议期间,同步开展了内流流体力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流。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举办的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作为该学会系列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内该领域级别最高、参与者最广泛、影响力最深远的学术盛会。本次会议不仅为参会者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在促进青年人才成长、推动学科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非消极作用。(通讯员:闫盛楠 王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