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EN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中国重大突破1克相当于约8吨石油的能量或将颠覆能源结构

  最近一段时间,新能源已经是世界大热话题,很多国家都开始对除了传统能源之外的能源产生了兴趣。

  在这样的风口中,在前段时间,中科院那边介绍了一项特殊的技术,在这样的能源技术中,一克原料就可以顶得上8吨石油的能量。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1克燃料可产生约8吨石油的能量,将彻底替代石油!这种技术中国厚积薄发》

  在一般的能源中,传统的能源还是比较多的,就比如说是,平时大家见不到的能源中,现在存在的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但是这些传统能源的成本不算低,而且很多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比较之下,人类开始把目光转到化学能上。

  现在很常见的核电站就是靠的化学能中的核裂变,而核裂变中,原子核产生分裂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能量,我们是利用这部分的能量来进行发电。

  不过跟和跟核裂变不太一样的,还有一种化学能是核聚变,核聚变的过程就像两个吸铁石的正负极接触,然后产生一个新的物体,合体过程中产生很多能量。

  理论上这个能量是现在大多数新能源车用的锂电池的几百倍,而这次这次中科院院士詹文龙先生提到的就是核聚变。

  这种实验中使用的材料是氘和氚两种元素,两者成功进行核聚变之后,就产生了将近8吨石油的能量。

  而且这两种元素大自然中也很多,就像氘这个元素,可以很轻易的从海水中获得,根据现在的提取成本来算,提取一克大概只需要2元钱。

  但是你想想,按照现在的原油价格,8吨的石油价格大概在三万左右,2块变三万,这样的增值谁不想要?

  不过虽然现在看起来好像是很轻松,但是这个技术在很久之前还仅只是一个理论,未达到可控就是因为实验的材料太难找。

  即使是找到了,也要解决掉两个元素因为两者之间的排斥力,以及作为中介的中子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还要保证不能打扰两个元素的合体。

  所以即使是有理论支持,还是需要大量的重复试验,控制变量,不断地总结重来,而掌控这样的变化,全世界的进度都还是十分的缓慢……

  要是说人类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就比如水资源、风资源和其他资源,我估计现在肯定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但是就像上面说的,对于元素的化学能研究,人类虽然已确定进入了状态,但是对这些能量的储存的发展进度还是十分的缓慢的。

  现在国际上比较出名的几个机构一直都在不断地研究把核聚变商业化,很多的实验室都是很多国家共同合作的。

  就比如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项目、美国的NIF、还有日本的 LFEX 等,都在这样的领域进行着自己的研究。

  而我们就是ITER项目中的一员,这个队伍中不管是哪个团队,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核聚变的可控和商用,但是现在这条路也只是走了一半而已。

  但是其实在加入ITER这一个项目大家庭之后,我们也为ITER贡献了不少的努力,很典型的就是承接了欧盟难以完成的大型超导磁体建造任务。

  还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纠正了其他团队中非常严重的缺陷,所以我们的研究一直都在进行中,潜力在世界非常靠前的。

  与此同时上一年EAST大科学团队自己创造的“中国人造太阳”还完成了403秒稳定运行的记录。

  这样的成就背后不光是十几万次的实验、还有着无数研究人员的汗水,这些也在诉说着“人造太阳”对人类到底有多重要!

  如果真的有一天这样可控的核聚变能够商业化,那对于极度依赖石油进口的我们,将是很大的一个帮助。

  而缺少石油、一来进口石油是和我们的地理位置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的,而且除了这些,我们受到别的方面的压力也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不过这之中最主要的还是跟我们的祖国的发展离不开的,开始我们的石油甚至多到出口,但是之后因为我们工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我们的石油需求量猛升,23年进口量就达到了5.6亿吨。

  光是进口这些就已经花了3300亿左右的美元,再加上再加工的费用,不用想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支出。

  相比之下,如果真的能用不到一万块替换几十吨的石油,既节约了成本,还能够推动我们产业体系优化,还会更加的环保。

  虽然说现在不管是风能、水能、太阳能的利用已经很广泛了,但是传统能源的消耗还是占据主要的地位。

  石油、木材虽说现在看起来储量、开采量都还不错,但是肯定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核聚变对环保也是有很大的意义的。

  而且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我们对于化学能的商用肯定已达到了熟练程度,当时同样的套路也可以支撑其他的科学研究,这不光是对于某个国家有好处,对全人类都是有好处的。

  信息来源:中国电力网-《国务院确定方向:终极能源可控核聚变 一文看懂 产业链投资机会》

  这个未来唯一方向这句话并不是我在瞎说,这个是国家在上年就提出来的,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核聚变也有。

  上面提到的那位中科院院士詹文龙就提到了,就算是未来真的商用了,也成功的从现在占地面积这么大变小的话,也是会有出现事故的危险。

  但是有一说一,如果为了这样千万分之一的概率,而放弃使用这样的技术,真的感觉会很亏。

  而这样的想法我估计科学家是相同的,所以现在全球的科学家才会都一致的在为2035年到2040年实现核聚变而努力。

  希望到时候,这项技术真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改变,也希望这项技术最后真的能又安全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