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EN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柳州新能源汽车为何这么多

  来到广西柳州市,就能直观地感受到这个城市新能源汽车数量之多。很多微型纯电动汽车,或灵巧地穿梭于大街小巷,或首尾相接排成一条长龙,成为城市一大街景。

  据统计,2024年柳州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64.9%,位居全国前列。地处西南,柳州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何这么高?为解答这样的一个问题,记者来到柳州一探究竟。

  汽车产业是柳州的支柱产业之一。从2014年开始,柳州主力车企——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就开始谋划向新能源汽车生产转型。2016年,上汽通用五菱生产出柳州第一辆新能源汽车——两座微型车E100。

  当柳州人民以好奇的眼光打量着E100这个新“物种”时,柳州也和大多数城市一样,面临着新能源汽车推广初期的诸多难题。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度低,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购车成本高,这些都成为阻碍新能源汽车普及的绊脚石。”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梁焕强说。

  为破解这一些难题,2017年初,柳州启动实施“政企三级联动工程”,开启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相融合的“柳州模式”。政府提供政策及公共资源支持,公司可以提供产品及技术上的支持,双方携手共进。

  上汽通用五菱河西厂区的一幢红色办公楼里,曾入驻过由20多个政府部门骨干与企业人员组成的政企联动工作组。“政府的工作人员都有工号,并穿上了厂服,和我们企业员工一起上下班,有什么样的问题,现场高效解决,支持力度非常大。”上汽通用五菱综合规划经理韦晓文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时说。

  与此同时,柳州大力建设新能源专用停车位,在市区公共车位提供电动汽车免费停放服务,打造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小区。此外,新能源汽车在柳州还获得了更多“路权”。例如,它们能使用公交专用车道。

  为了鼓励市民热情参加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柳州市还组织了“全民找车位”活动。市民发现适合做新能源汽车停车位的地方,可通过政府热线反映安装诉求。经有关部门评估适合划定车位后,车企还给市民发放新车购买“红包”。在全市人民的参与下,柳州市新增2万多个新能源汽车专属停车位。

  为了提高花了钱的人新能源汽车的认知程度,在早期推广时,车企将新能源汽车免费提供给市民试用。市民申请中签后,可免费使用一个月。2017年,首批推广E100汽车6000多辆,由此逐渐打开了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局面。

  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在柳州迅速普及。2018年至2021年,柳州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分别为19.9%、24.7%、28.8%、32.9%,呈现逐年增长势头。

  柳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敏莹介绍,政企联动推广新能源汽车就是以示范为引领,打造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以用户为核心,打造适宜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以便捷为导向,打造“十分钟充电圈”;以优化为重点,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权和路权;以立法“破局”,率先出台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条例。

  推广新能源汽车,充电难是一大障碍。早期,专业的充电桩设备价格昂贵。为此,柳州先以充电插座为主、充电桩为辅针对性开展充电设施建设和网络布局。

  充电插座能解决眼前最为迫切的需要,但不足以满足用户对充电时效的要求。为此,柳州市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发挥行业优势,加大投入,做好充电设施建设,打造“十分钟充电圈”。随后,柳州在各县区公共机构内、既有停车场、路内临时停车位新建一大批充电桩,在区域重要交通节点新建布局合理的综合能源充电站。

  2021年开始,柳州大力推进专属充换电服务站建设,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在南方电网广西柳州鹿山电动汽车综合能源服务站,这里集变电站、充电、换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V2G放电为一体。这里配备的风电、光伏发电系统,采用“自发自用、余量储存”的运营模式,年总发电量约6.3万千瓦时,全部由充电站就地消纳。

  南方电网广西电动汽车公司副总经济师李赞介绍,该服务站不仅能为新能源汽车主提供“充、换、租、修、憩、餐”一站式服务,还配置了支持车网互动功能的充电桩。在车网互动场景下,车主可在用电高峰时段过来放电,在用电低谷时段充电,以此来实现放电有收益,充电更省钱,还有利于促进清洁能源的就近高效利用。“我们将进一步探索车桩网协同发展路径,开展符合园区、居民区、乡村场景特征的车网互动试点应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打造更完善高效的生态圈。”南方电网广西柳州供电局副总经理颜斌说。截至2024年12月,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累计在柳州建设充电站点426个,充电桩4803台,建成综合能源站11座,出租车换电站10座,推动换电版出租车投放约1800辆。

  去年8月,柳州市通过立法,率先出台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条例,推动了提前规划工作和新技术应用,强化发展改革、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间的分工与协同,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底,柳州市共建设公共充电站点2113个,充电设施22348个,帮助个人建设充电设施37654个。在“十分钟充电圈”基础上,柳州还实现86个乡镇充电设施全覆盖,全市新能源汽车应用生态基本形成。

  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是打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关键。较低的用车成本,成为吸引消费的人的重要因素。

  在将新能源汽车提供给市民免费试用之后,上汽通用五菱跟进搜集了2万多条使用反馈,企业发现用户对于市内短途代步出行有强烈需求。上汽通用五菱品牌公关专家段艳和记者说,通过市场调研,在大多数场景中,90%的车辆一天的行驶里程不超过35公里,80%的车内坐着不超过两个人,因此企业就以“家庭的第二辆汽车”为定位,从两座车入手开始电动化转型,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2020年7月,上汽通用五菱推出了五菱宏光MINI EV。这是一款四座微型电动车,起售价仅2.88万元,因其外观可爱,还被人送外号“剁椒鱼头”。这款车贴心地为喜爱吃螺蛳粉的柳州市民增加了挂螺蛳粉打包袋的挂钩,产品一经推出便打开了市场。上市后的第一年,该款车销量达到12.77万辆;次年即增至42.6万辆,同比增长233%;2022年销量更是达到了55.4万辆,同比增长30%。

  柳州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在不断推出超高的性价比的产品。东风柳汽推出的菱智新能源系列,凭大空间、低能耗等特点,受到了物流行业和家庭用户的青睐;广西汽车集团的新能源商用车,也在城市配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变化,柳州市积极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相继带动国轩高科、瑞浦赛克、鹏辉能源等一批核心配套企业在柳州集聚、扎根。同时,当地推动数字技术、AI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加快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公司以研发推动产品一直在升级和创新,建成行业首个精益智造岛式工厂,赛克科技年产值、昊菱科技年营收双双突破百亿元。”上汽通用五菱规划与运营部总经理肖潇介绍。

  “从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到整车制造,再到售后服务,柳州形成了产业体系持续优化、产业链龙头带动、关键核心零部件配套完备的发展格局。”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王俊说。

  此外,柳州还依托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深入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依托8大院士团队的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联合一流高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超50家,承担了广西重大科学技术专项47项,建立了22个子实验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自2017年7月柳州市汽车企业首款新能源汽车批量上市以来,当地累计产销新能源汽车达260万辆,占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7%。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4万辆。柳州新能源汽车不仅在本地市场取得高占有率,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通过“跨国建厂”与“跨国搬链”的双重策略,将“柳州制造”推向东盟乃至全球。(经济日报记者 童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