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图显示了三个部分:白色的房屋模型;燃料电池夹在两块金属板之间,周围漂浮着球形分子;底部是电解槽,看起来与燃料电池相似。
全世界都在寻找从空气或发电厂废气中提取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物质的方法。其中一个比较有前景的想法是将其制成稳定的燃料,在某些应用中可以替代化石燃料。但大多数此类转化过程都存在碳效率低的问题,或者它们生产的燃料难以处理、有毒或易燃。
日前,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高效的工艺,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盐,甲酸盐是一种液态或固态物质,可以像氢气或甲醇一样用于燃料电池和发电。甲酸钾或甲酸钠已形成工业规模,通常用作道路和人行道的除冰剂,它无毒、不易燃、易于储存和运输,并能在普通钢罐中保持稳定,在生产几个月甚至几年后仍可使用。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张震、任志初和亚历山大奎恩(Alexander H. Quinn)、哈佛大学博士生奚大为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李菊最近在《细胞报告物理科学》(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描述了这一新工艺。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捕获气体并将其电化学转化为固体甲酸盐粉末,然后将其用于燃料电池发电。不过,研究人员希望它可以扩展,以便为个人家庭提供无排放的热能和电力,甚至用于工业或电网规模的应用。
其他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的方法通常涉及两个阶段:首先,通过化学方法捕获气体并将其转化为碳酸钙等固体形式,然后加热该材料以驱除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一氧化碳等燃料原料。第二步的效率非常低,通常只能将不到20%的气态二氧化碳转化为所需产品。
相比之下,新工艺的转化率远超于90%,而且不需要低效的加热步骤,首先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种中间形式,即液态金属碳酸氢盐。然后,在使用低碳电力(如核能、风能或太阳能)的电解槽中,通过电化学方法将这种液体转化为液态甲酸钾或甲酸钠。然后,生产出的高浓度液态甲酸钾或甲酸钠溶液能够最终靠太阳能蒸发等办法来进行干燥,生产出高度稳定的固体粉末,可以在普通钢罐中储存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
在核科学与工程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联合任职的李菊说,团队开发的几个优化步骤在将低效化学转换过程转变为实用解决方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碳捕集与转化过程首先是基于碱性溶液的捕集,将发电厂排放等高浓度气流或极低浓度来源(甚至是露天)的二氧化碳浓缩成液态金属碳酸氢盐溶液。然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槽,这种碳酸氢盐被电化学转化为固体甲酸盐晶体,其碳效率超过96%,这一点已在研究小组的实验室规模实验中得到证实。
这些晶体具有无限期的保质期,很稳定,可以储存数年甚至数十年而基本上没有损耗。相比之下,即使是现有最好的实用氢气储存罐,每天也会有约1%的气体泄漏,这就排除了任何的需要长年储存的用途。甲醇是另一种被广泛探讨的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电池所需的燃料的替代品,但甲醇是一种有毒物质,在泄漏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的情况下,甲醇很难被改造成燃料电池所需的燃料。
该工艺的效率之所以能大幅度提高,主要得益于几项改进。首先,膜材料及其配置的精心设计克服了以前尝试这种系统时遇到的一个问题,即某些化学副产品的堆积会改变pH值,导致系统的效率跟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传统上,很难实现长期、稳定、持续的原料转化,”张震说,“我们系统的重点是实现稳态转化的pH值平衡。”
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热力学建模,以设计新工艺,使其达到化学平衡,pH值保持稳定,酸度不会随时间变化。因此,它可以长期高效地运行。在他们的测试中,该系统运行了200多个小时,产量没有显而易见地下降。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可在环境和温度和相比来说较低的压力(约为标准大气压的五倍)下完成。
另一个问题是,不必要的副反应会产生其他无用的化学产品,但研究小组想出了一个办法,通过引入一个额外的富含碳酸氢盐的玻璃纤维棉“缓冲”层来阻止这些副反应。
研究小组还建造了一个燃料电池,专对于用这种甲酸盐燃料发电进行了优化。储存的甲酸盐颗粒只需溶解在水中,然后根据自身的需求泵入燃料电池。虽然固体燃料比纯氢重得多,但考虑到储存氢气所需的高压气罐的重量和体积,最终的结果是,在给定储存体积的情况下,电力输出接价。
研究人员说,甲酸盐燃料能应用于从家用设备到大型工业用途或电网规模的存储系统等任何领域。最初的家庭应用可能需要一个与冰箱大小相当的电解装置,用来捕捉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甲酸盐,然后储存在地下或屋顶的储罐中。然后,在需要时,将粉末状固体与水混合,送入燃料电池,提供电力和热量。张震说:“这适用于社区或家庭示范,但我们始终相信,将来它也可能适用于工厂或电网。”
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教授、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泰德萨金特(Ted Sargent)说:“甲酸盐经济是一个很吸引人的概念,因为金属甲酸盐非常良性和稳定,是一种引人关注的能量载体。研究者们证明了从碳酸氢盐原料到甲酸盐的液-液转换效率得到了提高,并证明了这些燃料以后能用来发电。”
本网站文字内容归中国航空报社 中国航空新闻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