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EN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五省联合电改六一真正开始启动南网能源领跑市场“一字涨停”

  2025年6月1日起,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将真正开始启动新能源电力现货市场长周期结算试运行,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此次改革以“全量参与、市场定价”为核心,推动集中式与分布式新能源全面参与现货交易,同时通过机制电价、绿证交易等配套政策,探索新能源消纳与收益保障的平衡路径。

  五省联合电改的推进,不仅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随着新能源从“配角”走向“主角”,电力市场的价格信号将更精准地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迈上新台阶。

  根据南方电网发布的《支持新能源参与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的工作方案(2025年版)》,五省(区)220千伏及以上风电、光伏电站将全量参与现货市场交易,110千伏电站需在年底前全面入市。以广西为例,该省已有403个新能源发电交易单元完成注册并参与市场化交易,覆盖装机容量超2000万千瓦。

  改革后,新能源项目收益模式从“发电量×固定电价”转向“市场化交易电价+场外差价”。例如,位于汕头的亚洲单体连片顶级规模的淡水渔光互补一体化项目,预计年发电量近6亿千瓦时,未来将通过“市场电量+机制电量”模式结算。其中,市场电量按实时交易价格结算,机制电量则通过“基准价+上下浮动”机制对冲价格波动风险,保障项目收益预期。

  新能源大规模入市对电网安全运行提出挑战。南方电网通过部署新一代AI大模型“大源”,实现未来168小时风光发电功率的分钟级滚动预报,日均预测精度高达93%。该模型构建超20亿参数的深度神经网络,可自动捕捉大气湍流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出力间的复杂关系,明显提升转折性天气场景下的预测准确率。

  技术突破为现货市场稳定运行提供保障。2024年11月,南方区域现货市场完成全月结算试运行,全网日前出清均价为313元/兆瓦时,日均优化电量约30亿千瓦时,占区域日均发电量需求70%左右,促进广西、云南分别增送电量2.3亿千瓦时、6.5亿千瓦时,实现新能源大范围消纳。

  为应对新能源出力随机性,南方区域加快培育虚拟电厂主体。截至2025年5月,区域内虚拟电厂聚合资源规模超500万千瓦,涵盖分布式光伏、储能、可调节负荷等。例如,广东某虚拟电厂聚合300家工商业用户,通过需求响应参与市场调节,单次响应收益超百万元。

  绿证交易成为新能源环境价值变现的重要渠道。2024年,广东绿电交易规模达7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改革明确,新能源项目参与绿证交易后,其环境价值收益与市场化电价分离,避免重复补贴。例如,某风电场通过绿证交易获得每千瓦时0.03元的环境溢价,叠加市场化电价收益,综合电价较固定电价提升15%。

  此次电改强化多政策协同,推动电力市场与能源转型深层次地融合。在规划层面,南方电网制定2025年底前新能源全量参与现货市场技术条件工作规划,明确各省(区)增量项目纳入机制电价的规模与执行期限。在市场机制层面,推动中长期交易分时段连续运营,缩短交易周期至逐日开市,并探索多年期购电协议,降低新能源项目市场风险。

  监管体系同步完善。南方能源监管局建立“1+N+5X”规则架构,涵盖中长期、现货、结算等全流程规则,并通过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建立问题闭环处置机制。2025年一季度,该机构累计处理市场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12起,涉及金额超5000万元,维护市场公平秩序。

  尽管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挑战依然存在。一方面,新能源预测精度仍受限于气象数据质量,部分地区现货市场行情报价波动幅度超30%,加剧发电企业收益风险;另一方面,煤电与新能源在市场中的成本竞争加剧,2025年广东燃煤电厂中长期交易电价降至0.392元/千瓦时,较2024年下降13%,而新能源项目需通过技术升级减少相关成本以维持竞争力。

  有业内专家觉得,未来需进一步健全容量补偿机制,探索建立跨省区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并推动储能、氢能等新型主体参与市场调节。南方电网对外表示,将加快构建“电能量+辅助服务+容量补偿”三位一体市场体系,力争2027年实现新能源消纳率95%以上,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提供南方经验。

  A股市场方面非常关注的是,作为南网能源因在新能源入市、技术创新及市场机制建设中的突出表现,被业内视为五省联合电改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公司依托南方电网的深厚资源,在新能源消纳、电力现货市场构建及数字电网建设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成为推动区域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

  作为南方区域新能源开发的主力军,南网能源已深度参与五省新能源市场化改革。根据南方电网《新能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工作方案(2025年版)》,南网能源推动旗下集中式与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全量参与现货交易,通过“市场电量+机制电量”模式保障项目收益。

  在广西,南网能源率先实现陆上集中式新能源“全电量入市”,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新能源优化调度。其参与的广西电网电力交易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新能源全量入市后,区域调峰成本降低20%,新能源消纳率提升至95%以上,为南方电网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体系提供了关键支撑。

  南网能源依托南方电网的科技优势,在智能电网与储能领域实现多项突破。其自主研发的AI大模型“大源”可实现风光发电功率的分钟级滚动预报,日均预测精度达93%,为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提供技术保障。

  此外,南网能源在锂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及虚拟电厂领域布局深远,已建成多个储能示范项目。例如,其在深圳部署的虚拟电厂平台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及可调节负荷资源,单次响应收益超百万元,明显提升电网灵活性。

  在十五运保供电项目中,南网能源通过“智能量测终端+分路监测装置+智能电表”实现电气监测全透明,并首次采用“市电与储能”主供模式,为大型赛事供电提供绿色解决方案。其技术实力不仅服务于区域电网安全,更成为新能源消纳与市场化交易的重要支撑。

  南网能源以“节能服务+新能源投资”为核心,构建覆盖工业、建筑、公共设施的全方位综合能源服务体系。在工业节能领域,其通过分布式光伏、工业高效能源站等技术,帮企业降低能耗30%以上;在建筑节能领域,其改造的医院、学校等项目实现空调系统能效提升40%,并推广绿色建筑材料与智能控制系统。

  此外,南网能源通过能源托管、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节能方案。例如,其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已接入超10万支充电桩,实现乡镇全覆盖,并通过“电力看经济”“电力看碳排”等大数据应用,为政府与公司可以提供决策支持。

  南网能源深度契合“双碳”目标与电力市场化改革方向,受益于政策红利与市场协同效应。作为南方电网旗下核心平台,其直接服务于区域电网运营,享有丰富的上下游资源与稳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南网能源通过参与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推动调峰、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发展,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广东绿电交易中,南网能源通过绿证交易与市场化电价的结合,帮助新能源项目实现环境价值与市场收益的双重保障。2025年前4个月,广东绿电交易电量达11.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南网能源在其中占了重要份额。

  面对南方区域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5亿千瓦、非化石电源占比达世界领先水平的机遇,南网能源将继续深化新能源开发与市场化改革。其计划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及国际化布局,推动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发展,助力南方电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有行业专家这样认为,在“双碳”目标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双重驱动下,南网能源正以创新为引擎,以市场为导向,引领南方区域能源转型迈向新高度。未来表现值得市场持续关注。5月30日A股开盘,南网能源股价“一字涨停”,每股报4.96元,公司总市值为187.88亿。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